白砥
白砥,原名赵爱民。1965年生,山阴人。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鲁迅美术学院、山东艺术学院客座教授,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,浙江省文联委员,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,九三学社中国美术学院支社主委,西泠印社社员。出版发表书法作品上千幅,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上百次,举办个展16次。
出版专著有:《书法空间论》、《王羲之书法解析》、《白砥书法艺术》、《白砥小楷集》、《中国书法艺术图典》、《汉张迁碑及其笔法》、《白砥临古书法精粹》等10余种,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。作品多次在国内大展中参展、获奖。
学习书法的人都知道,临摹是最为基础的基本功,不论一个人到什么时候,都要把对古人书法的临摹放在第一位。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一生都在临摹,他有“一日临摹,一日应索”的名言,通过临摹,一方面要求跟古人接近,练习笔力,另一方面,要从古人作品中得到某种灵感,这就是临摹的好处。
白砥很注重临摹。凡是古人的经典作品,都是他的临摹对象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由白砥临摹的苏轼的《寒食帖》节临的作品,可以说是达到了十分肖像的程度,不论是笔力、气韵,还是章法,都做到了临摹的要求。
作为第一代书法博士,白砥有今天的成就,全靠对书法的热爱和勤奋。1987年,白砥被浙江美术学院录取,成为沙孟海等导师的硕士研究生。此后,他又成为章祖安先生的博士生。白砥对书法的理解,并不停留在“把字写好看”这点上。白砥认为,书法并不是仅此而已,它承载的是中国人对自然、人生的深刻体悟和理解,是一门载“道”的艺术。白砥对书法和现代的关系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。他说,古人和今人都言书法创新,但书法的本质不会变。书法的“传统”和“现代”,决不是矛盾对立的。她是同条河流,或平缓、或汹涌。只有源头充足,河道通畅,才不至于使她走向干涸、走向死亡。
白砥作为新时期在创作领域最引入瞩目的书法家之一,自1996年攻读博士学位以来一反以往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深居简出,潜心研究与探索。其先后著述有:《书法空间论》、《历代书法大师风格批评》、《王羲之作品解析》、《中国书法艺术图典》等;在创作上继《白砥书法艺术》之后,又出版有《白砥小楷集》及《白砥行草书二种》,可谓成果喜人。正是这种踏实的作风及义无反顾的探索精神,使白砥作品在林立的字画藏市中脱颖而出,成为懂行的收藏家们宝爱的对象。
作为第一代书法博士,中国美院教授白砥热爱书法、刻苦勤奋。他认为,书法承载的是中国人对自然、人生的深刻体悟和理解,是一门载“道”的艺术。
自一九八六年以来,出版发表书法作品上千幅,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数十次,举办个展十五次。书法创作坚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创新,在现代书法、碑帖融合等领域有突出贡献,代表作品有《对立统一》、《肇》、《舞鹤》、《行书王维诗轴》等。出版专著有:《书法空间论》、《王羲之书法解析》、《白砥书法艺术》、《白砥小楷集》、《中国书法艺术图典》、《汉张迁碑及其笔法》等十余种,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。
白砥作品
白砥作品
白砥作品
白砥作品